得营造家庭分享氛围。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,那简直就跟火箭燃料对火箭发射的影响一样大。要是家里每个人都自私得像个“守财奴”,孩子那肯定也学不会分享。家长得自己先做出榜样,给孩子营造一个爱分享的家庭氛围。
就说吃饭的时候吧,大家一起分享美食。家长可以把好吃的分给孩子和其他家人,然后跟孩子说:“好东西就得大家一块儿吃,这样每个人都能尝到美味,心情也能乐开花。”平时家里买了水果、零食,也让孩子来分配,让他把食物分给家里的长辈和兄弟姐妹。
在家庭活动里,也得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、书籍。孩子有新玩具的时候,家长可以说:“你把这个玩具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儿玩,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好玩的玩法,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盒子一样。”通过这些日常小事,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懂得分享的乐趣了。
其次,要让孩子感受他人感受。自私的孩子啊,就像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,根本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,只在乎自己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。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办法,帮孩子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。
孩子和小伙伴闹矛盾的时候,家长别急着批评孩子,得有耐心地引导他思考。比如说:“要是别人抢了你的玩具,你心里能不难受吗?那你刚刚抢了小伙伴的玩具,他是不是也跟你一样难受呢?”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,这样他就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了。
还可以通过讲故事、看动画片的方式,引导孩子感受故事里人物的情感。看完一个故事后,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里的角色,问孩子:“你觉得这个小朋友这么做对不对呀?要是你,你会怎么做呢?”通过这种方式,培养孩子的同理心,让他慢慢学会关心别人。
要适当给予奖励与肯定。孩子做出分享、关心别人的行为时,家长得赶紧给奖励和肯定。这种正面反馈就像给孩子的小马达加了油,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对了,就更愿意去做这样的事了。
孩子把玩具分享给小伙伴后,家长可以说:“你今天简直太棒了,把玩具分享给朋友,朋友肯定开心得飞起,你真是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。”除了嘴上表扬,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奖励,像小贴纸、小糖果啥的,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了。
家长得注意奖励的方式和频率。奖励可不是目的,只是引导孩子行为的手段。可不能让孩子觉得只有有奖励才去分享,得让他从心里真正愿意去关心别人、和别人分享。
引导自私的孩子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。通过营造家庭分享氛围、让孩子感受他人感受,还有适当给予奖励与肯定这些方法,帮助孩子慢慢改掉自私的毛病,变成一个懂得分享、关爱别人的人。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得多留意孩子的点滴进步,用爱和引导陪着孩子健康成长。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