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叫林小满的十五岁小姑娘,最近就跟那雨天里被打得蔫了吧唧的小树苗似的,老缩在教室角落。以前还跟闺蜜分享新买的发卡呢,现在也不弄了,课间操都躲队伍最后。班主任发现她数学作业本上都有晕开的泪痕,这才知道她心里下着雨呢。
青春期抑郁可不像咱想得那么简单,说啥“心情不好”,那就是多重压力交织成的大冰层。父母离异、月考排名、暗恋对象不理人,这些事儿就跟小碎片似的,在孩子心里一顿碰撞,都撞出裂痕了。他们就跟站在悬崖边的登山者一样,既不好意思承认自己需要帮忙,又盼着有人递根绳子过来。
不过咱有破冰三部曲。
首先啊,当倾听成为光。咱别一上来就说“别难过”,得说“我在这里”。我上周陪一个男孩在操场溜达了四十分钟,他就说了三次“嗯”,结果最后还主动问我:“老师,明天还能走走不?”有时候安静可比说话管用多了。
把情绪装进玻璃瓶。教孩子用画画记录心情,蓝色是平静,红色是愤怒,灰色是迷茫。有个女孩画了三个月“情绪瓶”,突然有一天就说:“原来我的愤怒自己能变淡。”
最后,重建生活锚点。带他们种绿萝,看看嫩芽咋顶开石块;教他们做星空灯,瞅瞅电流咋点亮黑暗。这些实实在在的成长,可比那些空洞的鼓励有用多了。
咱还记得那个午休老躲厕所的男孩不?三个月后,他成了班级植物角管理员。有一天,他红着脸给我递了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老师,含羞草被碰了会合拢,第二天又能重新张开。”
咱当老师、当家长的可得记住这些事儿。别老说“振作点”,抑郁可不是个开关,那是个精密仪器,得慢慢调试。得允许孩子偶尔“退步”,就跟候鸟得蓄力才能接着飞似的。开家长会的时候,咱可以试试“情绪天气预报”,用表情符号代替说教。
要知道,当第一缕春光穿透云层,那些被冰封的小嫩芽都在偷偷攒劲儿呢。咱能做的就是准备好温暖的土壤,别老催着开花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