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引导他

各位宝爸宝妈们!你们有没有遇到孩子不爱运动的难题呀?我今儿就给大家分享5个“反套路”方法,帮孩子找回运动的快乐!

傍晚在小区广场上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爸妈举着手机催孩子“快跑圈”,孩子那腿就跟灌了铅似的,磨磨蹭蹭的;健身房里,孩子盯着跑步机显示屏,跟执行苦役似的。运动本来是件快乐的事儿,咋就成了亲子关系的“雷区”了呢?我作为心理咨询师,发现80%的家长引导方式都用错了,把运动变成了“任务清单”。今天这5个策略,说不定能让孩子重新爱上运动!

咱先说说破解运动恐惧的3个心理学暗门:

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引导他

第一,把“必须”变成“可以”。孩子说“不想动”时,别着急纠正。有个男孩老喊累,我让他画出“运动恐惧地图”,发现他怕被同学嘲笑动作笨。后来我们约定,每周三下午,他可以选“躲进游戏厅”或者“去公园探险”。等孩子有了自主权,他反倒主动要去玩滑板了。

第二,用感官打开运动开关。有个女孩讨厌跑步,我们带她去海边,让她赤脚踩浪花感受水温,追海鸥看翅膀弧度,捡贝壳比纹理差异。三个月后,她主动报名了沙滩排球。要知道,运动可不是机械重复,而是五感的狂欢!

第三,制造“意外奖励”。别老用“跑完步给买冰淇淋”这种激励方式了。可以试试这些:完成跳绳挑战后,突然收到装着荧光手环的快递;踢完球赛,发现运动包里有写满同学加油便签的魔法盒。惊喜感能让多巴胺分泌量提升40%呢!

再讲讲家庭运动日的5个创意玩法:

第一个是时空穿越运动局。可以说“现在是侏罗纪时代,要躲暴龙追击!”把跳房子变成陨石坑跳跃,爬杆当成攀登红杉树。有位父亲用AR软件把客厅变成热带雨林,孩子能连续运动2小时都不想停。

第二个是运动盲盒挑战赛。准备10个纸盒,写着“模仿袋鼠跳30秒”“用鼻子夹起乒乓球”等任务。每周六随机抽3个,全家PK完成度。有个家庭还发明了“用脚趾夹抱枕”的奇葩项目,全家笑闹了一夏天。

第三个是故事接龙运动会。说“今天要去救被困在糖果城堡的公主!”每完成一个运动关卡,就解锁一段剧情。有个孩子为了救“公主”,一口气做了20个波比跳,事后才知道是爸爸编的故事。

最后说说家长必知的3个误区:

一是别当运动裁判官。有个母亲每天记录孩子运动时长,结果孩子运动性厌食了。要记住,过程比结果重要,感受比数据珍贵。可以用“你刚才那个转身好帅”代替“今天跑了2000米”。

二是允许“假装运动”。有个男孩老说“没力气”,原来他在玩“超级英雄变身”游戏,做完50个俯卧撑才能有超能力。咱别否定,顺着引导就行,说“变身得持续训练哦”。

三是运动不是减肥工具。有个女孩被母亲逼着减肥,后来在舞蹈教室找到自信才明白,运动是表达自我,不是惩罚工具。可以把“减掉5斤”换成“学会新舞蹈”这种成长型目标。

真正有效的运动引导就像春雨润物无声。当孩子把跳绳当成传递秘密的摩斯密码,踢球当成星际大战的光剑对决,游泳当成美人鱼的海洋探险,运动就不再是任务,而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啦!大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让孩子发现身体里藏着的无数可能!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引导他
  • 11岁青少年不肯去学校如何开导
  • 宜宾市重点高中有哪些
  • 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重要性
  • 孩子软硬不吃谁的话都不听如何开导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