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推开那扇“情绪隔离门” 你家孩子要是跟你说“妈,我看到数学题就头疼”,把脸埋抱枕里时,可别张嘴就来句“再坚持一下”。你就蹲下来,跟她眼睛平视,问问她“今天数学课上,你最讨厌哪个瞬间”。等她巴拉巴拉说“老师写满三黑板公式时,我耳朵嗡嗡响”,你就悄咪咪打开了情绪隔离门啦!把厌学和具体场景绑一块儿,可比光说“学习重要”有用多了,真的是!
二、制造“知识彩蛋”奇遇记 你可以在她书包夹层塞张手写纸条,写啥呢?就写“今天物理课讲的浮力,和你上周捞鱼塘小鱼时水花四溅的原理一样哦”。周末带她去科技馆,她要是惊叹“原来电磁感应能让磁悬浮小球跳舞”,你就赶紧问她“要是下次物理作业能用这个例子,会不会有趣些”。让知识从课本蹦到生活里,就跟在她书桌前种了个会发光的魔法种子似的。
三、打造“学习盲盒”游戏场 把错题本变成探险地图,跟她玩“知识寻宝”。你就说“每改对三道题,就能解锁你想要的奶茶券”。用便利贴写满鼓励的话,贴在她文具盒上,比如“今天你主动整理书包,说明你比昨天多爱自己1%”。等她发现努力能拆成小惊喜,那些厚重的教科书,就成了装满星星的许愿瓶啦!
四、启动“家庭能量补给站” 晚餐时别问“今天考了几分”,改问“有没有哪个同学让你觉得特别酷”。周末全家玩“知识接龙”,你从《红楼梦》聊到古代服饰,她可能从游戏皮肤扯到色彩心理学。她要是发现“原来妈妈也爱追星”,那些被作业压弯的脊背,说不定就悄悄挺直了。
五、绘制“成长等高线”纪念册 在她书桌摆个透明罐子,她每完成一个小目标,就投颗星星糖进去,像“上周主动预习课文”“今天没顶嘴就去写作业”。三个月后,罐子装满了会叮当作响的“进步音符”,你就会发现,厌学可不是洪水猛兽,而是青春期必经的迷雾森林,你们正用爱,给她点亮一盏盏萤火虫灯笼呢。
后记:给所有焦虑的父母 女儿把校服扔沙发上大喊“不想上学”时,别急着整出“鸡飞狗跳”的戏码。把“厌学”拆开看,就是她需要被看见的情绪、被引导的兴趣、被允许的试错。就跟春天的樱花似的,得经历寒冬的蛰伏,那些看似枯萎的枝桠里,藏着等待破土的花苞呢!大家都行动起来,一起帮孩子度过这个难关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