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学校里,你肯定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课间别的同学都闹哄哄的,可有些初中生就自己坐在座位上,眼神直勾勾地望着窗外,像丢了魂似的;课堂上呢,他们时不时就皱着眉头,感觉心里装着好几百件烦心事。他们啊,老是情绪低落,心里头憋得慌,烦得不行。
对初中生来说,学业压力就跟泰山似的压在身上。年级越高,课程那是越来越多,难度也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。每天就跟在题海里游泳似的,无数的作业、没完没了的考试,压得他们都快喘不上气啦。要是一次考试没考好,那直接就掉进自我怀疑的大坑里出不来了。他们怕让爸妈失望,又怕在老师心里的形象“碎一地”。看着试卷上那红得刺眼的分数,那沮丧得哟,感觉自己就算使出吃奶的劲都不够。
除了学习,人际关系也让他们脑袋都大了。这个年纪的孩子,又敏感又渴望被人认可,拼命想融入集体,可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。有的孩子想跟同学好好处,结果一句话没说对,就被孤立起来,成了班级里的“小透明”。还有的孩子在友情里被“背叛”,本来跟自己啥话都说的好朋友,突然就跟别人好得穿一条裤子,把自己晾在一边。那种被忽视、被抛弃的感觉,就像拿钝刀割肉一样,一下又一下,把他们的心割得稀碎,情绪变得脆弱得像张纸,一戳就破。
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情绪影响也老大了。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高得离谱,只盯着成绩,根本不管孩子心里咋想。孩子稍微没达到要求,就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。还有的家庭氛围跟战场似的,爸妈三天两头吵架,让孩子一点安全感都没有。在这样的环境里,孩子只能把委屈和烦恼都藏在肚子里,时间长了,情绪就像被堵住的洪水,憋得难受死了。
要是情绪低落、压抑和烦躁不赶紧调整,那就跟长了毒瘤似的,慢慢把孩子的身心健康都给“啃”没了。长期处在负面情绪里,学习效率低得可怜,记忆力也不好使了,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。身体也跟着闹毛病,头疼、失眠、吃不下饭,啥症状都来了。更严重的,还可能得抑郁、焦虑这些心理问题,影响他们一辈子呢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治愈自己的本事,就是有时候得有人拉一把。老师得多长个心眼,多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,发现问题赶紧跟他们聊聊。课堂上呢,可以搞点好玩的活动,给学生减减压。像小组讨论、知识竞赛啥的,让课堂变得轻松愉快。还能定期办点心理健康讲座,教给学生一些调节情绪的小妙招。
家长也得多关心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,跟孩子好好沟通。每天抽出点时间跟孩子唠唠嗑,听听他们在学校都经历了啥,心里咋想的。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,别光知道指责,多给点鼓励和支持。比如说孩子考试没考好,家长可以说:“这次没考好没事,咱一起找找问题出在哪,下次加把劲就行。”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。
初中生自己也得主动调节情绪。感觉心里憋闷的时候,找个没人的地儿大喊几声,把心里的不痛快都喊出来。也可以去操场跑跑步,让汗水把负面情绪都带走。还能培养点兴趣爱好,画画、唱歌、读书啥的,在自己喜欢的事儿里找乐子,放松放松。
初中生情绪低落、压抑又心烦,这就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道大坎。只要老师、家长和孩子一起使劲,用爱和关心温暖他们,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,他们肯定能顺利跨过这道坎,拥抱阳光灿烂的未来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