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孩子上课喜欢和同学讲话怎么办
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孩子上课爱说话的问题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儿子小明每次数学课都像在开小会,前排同学被他问得频频点头,后排同学则被他逗得忍俊不禁。老师多次提醒,但小明依然我行我素,这让妈妈既焦虑又无奈。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校园里并不罕见,孩子上课讲话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需求。

初中生小雨的案例很有代表性。她总在语文课上和同桌讨论"昨天那个男生是不是喜欢我",老师无奈地摇头。家长发现,孩子最近沉迷网络小说,上课讲话反而成了逃避学习的借口。这种现象在青春期尤为普遍,孩子们渴望被关注,却不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。一位父亲曾懊恼地问我:"我儿子成绩下滑,但上课时总和同学说笑,难道是故意气我?"其实孩子只是在用他们的方式寻找存在感。

孩子上课喜欢和同学讲话怎么办

高中的小杰更让老师头疼,他总在物理课上和同学讨论"怎么才能让老师少讲点"。有次实验课,他甚至用课桌当"讲台"给同学讲解题目,被老师当众点名批评后,反而更频繁地制造"课堂事件"。这种行为背后,往往是对学习压力的反抗。一位妈妈曾红着眼眶说:"我女儿明明很努力,但每次考试前都和同学说个没完,难道是心理出了问题?"其实孩子只是在用社交的方式缓解焦虑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需要先调整心态。有位爸爸发现儿子总在英语课上和同学说笑,就悄悄观察后发现,孩子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练习口语。后来他和老师沟通,把孩子的"小动作"变成课堂互动,不仅改善了课堂表现,还提升了学习兴趣。另一个案例是,妈妈发现女儿上课讲话是因为觉得课程枯燥,于是和老师商量调整教学方式,用情景剧代替枯燥讲解,孩子反而专注起来。

家长还可以尝试建立"课堂规则"。有位妈妈和孩子约定,上课时可以有三次"发言机会",超过次数就用小纸条记录。这个方法让孩子既满足了表达需求,又学会了自我管理。一位爸爸则用"角色扮演"的方式,让孩子扮演老师,其他同学扮演学生,这种互动让原本爱说话的孩子学会了倾听。

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需求。有位妈妈发现儿子上课讲话是因为害怕被忽视,于是每天放学后和孩子聊聊天,了解他的想法。渐渐地,孩子开始主动分享校园趣事,课堂讲话也减少了。另一个案例是,妈妈发现女儿讲话是因为对某个同学有好感,于是引导她通过课后交流表达情感,这种转变让课堂纪律和人际关系都得到了改善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上课讲话的行为背后可能藏着不同的故事。一位爸爸曾困惑地问我:"我儿子明明很聪明,但上课总是说个不停,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阴影?"其实孩子只是在用他们的方式探索世界。当家长能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,用智慧而非简单惩罚去引导,孩子往往能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变化。就像那个曾经在历史课上讲段子的男孩,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,把段子改编成历史故事,不仅赢得了同学掌声,还成了班级的"历史小达人"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孩子上课喜欢和同学讲话怎么办
  • 爱钻牛角尖的孩子怎么教育
  •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怎么办
  •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
  • 13岁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