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得搞明白他们为啥对手机这么上头。初中的孩子正处在身心“疯狂发育”的时期,对啥新鲜玩意儿都好奇,还特别想社交、想表达自己。手机里的游戏、短视频、社交软件啥的,就像个超级大宝藏,一下子就满足了他们的这些需求。就说游戏吧,能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当“大神”,体验一把成就感;社交软件呢,能让他们随时随地跟朋友“唠嗑”,分享生活点滴。咱看到孩子沉迷手机,先别着急上火批评他们,得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,理解理解他们的需求。
跟孩子好好沟通那可是相当重要的。沟通可不是光跟他们说沉迷手机有多不好,还得耐心听他们咋想咋感受的。找个合适的时间,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聊聊,问问他们玩啥游戏,在社交软件上跟谁聊天,为啥喜欢玩这些。聊天的时候,得表现出咱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,让他们觉得咱是在关心他们,不是在指责他们。比如说:“我发现你最近老玩手机,我有点担心你。能跟我说说你玩啥这么有意思不?”这样一弄,孩子的心门就打开了,就愿意跟咱交流啦。
给孩子制定个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也不能少。俗话说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,孩子玩手机也得有个规矩。跟孩子一起商量,弄个详细的手机使用计划,规定啥时候能玩,每次能玩多久。比如说,周一到周五只能做完作业后玩半小时,周六和周日可以多玩一会儿,玩一个小时。制定计划的时候,得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,让计划既合理又能行得通。还得让孩子参与到计划制定里,这样他们才更愿意遵守。计划定好了,就得严格执行,可不能轻易“放水”。孩子遵守了计划,咱得赶紧表扬奖励;孩子违反了计划,就得按事先说好的规则处理。
咱还得帮孩子找点其他兴趣爱好和活动。好多孩子沉迷手机就是因为没啥更有趣的事儿干。咱得帮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点,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从手机上挪开。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,给他们一些选择,像绘画、音乐、运动啥的。要是孩子喜欢运动,就给他报个篮球班或者足球班,让他在运动里释放压力,交交朋友;要是孩子喜欢绘画,就给他买点绘画工具,让他在家自由创作。培养了兴趣爱好,孩子的生活就丰富多彩啦,也就不会老想着玩手机了。
家长和老师得做好榜样。孩子好多行为都是跟大人学的,要是家长和老师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,却让孩子别玩,那肯定没说服力。家长和老师得以身作则,少玩手机。比如说,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,把手机放一边,专心陪孩子聊天、做游戏;课堂上,老师也尽量别用手机,给学生做个好榜样。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,手机只是个工具,不是生活的全部。
开导初中学生沉迷手机可不容易,得理解他们需求,跟他们好好沟通,制定合理计划,帮他们找兴趣爱好,还得做好榜样。只要咱用心去做,相信肯定能帮孩子摆脱手机“魔掌”,健康快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