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焦虑像藤蔓一样,死死缠住你的神经末梢,身体比大脑反应还快,立马就拉响警报了。这时候咋办呢?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。吸气的时候,就想象自己是根大吸管,空气从脚底“呼呼”地往身体里吸;呼气的时候,就想象自己把积木一块一块推下楼。这个“身体扫描游戏”老好使了,能让你那乱飞的思绪先歇歇。要不就把焦虑想象成毛线团,用橡皮筋在课本边儿上缠,每缠一圈,就当把那团乱麻给理顺了一点儿。
咱这思维就跟迷宫似的,里面好多隐形开关呢。当“我肯定考砸了”这念头在你脑袋里不停弹窗的时候,你就在心里喊“暂停”,问问自己:“这想法有证据不?最坏的结果真能发生吗?”就好比给那失控的过山车装个缓冲带,把“一定”换成“可能”,把“永远”换成“暂时”,语言就像个温度计,能调节你思维的沸点。
焦虑有时候就是身体在给你敲警钟呢。放学后绕着操场跑个三圈,让多巴胺跟放烟花似的,把你那灰暗的小天空照亮;把烦心事写成歌词录到手机里,让旋律给你的情绪安个滑梯;对着镜子练“愤怒脸”,用那夸张的表情把压力都释放出来。这些看着挺幼稚的事儿,其实就是给你的情绪装了个减压阀。
要是焦虑经常来找你,你就得给自己弄件“心理防弹衣”。每天睡觉前花五分钟,记三件让你开心的小事儿,就跟收集星光似的,把心里的黑暗都填满;跟朋友玩“烦恼漂流瓶”,把心事写纸上互相传;在书桌前贴张“焦虑值温度计”,用颜色标上你情绪的强度。这些小仪式,能给你织一张安全网,把不安都挡在外面。
青春本来就是一场跌跌撞撞的冒险,偶尔晕乎一下,那是成长在“胎动”呢。下次焦虑再来敲门,你就泡杯薄荷茶,看着茶叶在杯子里跳圆舞曲——那些让你喘不过气的烦恼,最后都会在时光里舒展开,变成淡绿色的春天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