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,你见过被暴雨困在玻璃上的蚂蚁不?它们在玻璃上到处乱撞,明明出口就在眼前,却跟中了邪似的,乱得一塌糊涂。现在那些暴躁尖叫的孩子,就跟被困在情绪迷宫里的小蚂蚁一样啊!他们可不是故意要把咱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,只是还没学会咋在情绪的风暴里找方向呢。
上周三傍晚,五岁的朵朵把绘本撕得稀碎。妈妈蹲下一看,孩子小手抖个不停,眼泪和鼻涕糊了一脸,还扯着嗓子喊“妈妈不要你了!”那声音里的颤抖,比哭声还让人心疼。这哪是叛逆啊,这是孩子在用他唯一会的办法求救呢,就跟溺水的人本能地乱扑腾一样。
真的是,孩子大脑里的警报系统老响个不停。前额叶皮层还没建好呢,杏仁核就提前上岗了。压力激素就跟坐过山车似的,蹭蹭往上升。孩子就像被塞进了过期的爆米花桶,随时都可能“砰”的一下炸开。咱可别急着翻白眼说“这孩子咋这么难管”,先蹲下来,跟孩子平视,看看他那充血的眼睛。
咱试试给情绪装个温度计,红色代表火山喷发,黄色是冒烟警告,蓝色就是风平浪静。等孩子能指着温度计说“我现在是橙色”,那就跟拿到情绪遥控器一样。上周在咨询室,六岁的航航用乐高积木搭了个“情绪灭火器”,一生气就假装按下开关。
咱还有一些解决办法。第一招,暴雨过境法则,先给孩子的怒火浇盆水。孩子像炸药包一样跳脚的时候,别急着讲道理。试试同步呼吸法,把手掌放他胸口,用“吸气4秒 - 屏息2秒 - 呼气6秒”的节奏带他平静下来,就像给失控的陀螺重新上发条,身体先冷静,大脑才能重启。
第二招,安全岛建造计划,用仪式感筑个堤坝。在客厅角落弄个“情绪避难所”,毛绒玩具当卫兵,眼罩当通行证,白噪音机放海浪声。孩子说“我要去安全岛”,就说明他启动自我保护程序了。上周小患者果果在这儿画了张“愤怒怪兽图鉴”,现在一遇到烦心事就主动去“捕捉怪兽”。
每个暴躁的孩子就像一首没完成的交响乐,那些刺耳的声音里,藏着等着破茧而出的旋律。咱用耐心当谱架,用理解当指挥棒,那些看似失控的音符,最后都会在时间里变成成长的乐章。记住哈,不是所有风暴都得阻止,有些暴雨过后,会有双倍美丽的彩虹呢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