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三就像一口烧得滚烫的高压锅,孩子是锅里那咕噜咕噜冒泡的水,家长呢,就是握着阀门的人。当水蒸气往上冲的时候,有的家长就像拧紧螺丝,结果可能把锅都弄炸了;有的家长就打开盖子,让蒸汽变成云朵飘走啦。所以疏导压力不是要把它消灭,而是要像个魔术师一样,把“压力”变成“动力”!
下面试试这么做哈:
1. “呼吸三分钟”游戏 每天孩子放学回来,和他玩个“呼吸三分钟”的游戏。让孩子闭上眼睛,吸气数4秒,屏住呼吸4秒,呼气6秒,重复三次。然后问问孩子:“现在比刚才轻松了多少分呀?”用分数来量化感受,可比唠唠叨叨说教有用多啦!
2. “错题本”变“进步日记” 把错题本改成“进步日记”,每页留块空白的地方。孩子写错题的时候,家长就写一句,比如说“今天这道题,你比上周多思考了三种解法”。用具体的观察代替那些空洞的鼓励,就像给干巴巴的树根滴灌一样。
3. “情绪天气预报” 吃晚饭的时候,来个角色扮演游戏。问问孩子:“今天你的心情是暴雨还是晴天呀?要是用颜色来形容,是深灰还是浅蓝呢?”用这种隐喻的方式问,孩子更容易放下防备。
给你们说个真实案例哈,上周有个叫小林的男孩,数学模拟考砸了,躲在厕所里哭。我就让他画了张“情绪地图”,蓝色代表平静,红色代表愤怒。他画出从浅蓝到深红的渐变,突然就说:“原来我生气的时候,手会发抖。”后来我们就约定,手抖的时候就捏橡皮泥。两周后,他妈妈说:“孩子现在考砸了,会先捏十分钟泥,再问我怎么订正。”
再给家长们三个“不”:
- 不扮演“预言家” 别老说“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大学怎么办”,改问“你觉得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”,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未来拉回到当下。
- 不化身“监工” 别老盯着孩子刷题刷了多长时间,问问“你今天哪道题解得最爽”,用成就感代替时间焦虑。
- 不成为“情绪垃圾桶” 孩子发火的时候,别急着安慰,你可以说:“我注意到你眉头皱了半小时,需要我陪你沉默一会儿吗?”
最后给大家透露个小秘密哈,高三不是冲刺跑,而是马拉松。真正的心理疏导不是让孩子“别紧张”,而是教他们“和紧张做朋友”。就像暴风雨中的船长,不是去和风浪对着干,而是调整帆的角度。等孩子能说出“我现在有点焦虑,但我知道怎么处理”,那这场考试呀,早就赢在起跑线上啦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