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得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常。孩子不太会表达内心感受,所以情绪引发的呼吸困难特容易被咱忽视。家长和老师平时得多留意孩子。就比如说,本来活蹦乱跳的孩子,突然变得闷葫芦似的;或者在一些特定场景,像考试前、和同学闹矛盾后,孩子呼吸变得急促,大口大口喘气。这时候,咱得赶紧停下手里的事儿,用温柔又关切的语气问问孩子咋样,让孩子知道咱在乎他们,给他们满满的安全感。
一旦发现孩子因为情绪呼吸困难,咱得先帮他们平静下来。找个安静舒服的地儿,让孩子坐下或者躺下。然后咱用慢悠悠、稳稳当当的语气跟孩子说话,带他们深呼吸。咱可以说:“来,跟我一起吸气,慢慢把气吸到肚子里,感觉肚子鼓起来,再慢慢把气呼出去,感受肚子瘪下去。”一边说还能一边把手放孩子肚子上,让他们更直观感受呼吸。也能放些轻柔舒缓的音乐,像古筝曲、纯音乐啥的,让孩子身心在音乐里慢慢放松。
等孩子呼吸稳下来后,得引导他们把心里的情绪倒出来。有些孩子不知道咋描述感受,咱就用简单的词启发他们,比如:“你现在是不是觉得特委屈、老生气,还是有点害怕呀?”鼓励孩子把事儿说出来,让他们知道情绪能表达能释放。孩子说的时候,咱得认真听,别打断,用眼神和点头表示咱在听。等孩子说完,咱给点回应,说:“我能懂你为啥这么难受,换我我也这样。”让孩子觉得被理解被接纳。
除了当下疏导,咱还得教孩子应对情绪的方法,让他们以后碰到类似情况能自己搞定。可以教点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,比如生气时打打枕头、去空旷地儿大喊几声;紧张时握紧拳头再慢慢松开,多来几次。也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,像画画、跳舞、跑步啥的。孩子有情绪时,就能靠这些爱好释放调节。得让孩子明白,情绪是生活一部分,谁都有坏情绪,重要的是学会咋正确面对处理。
真的是,孩子因为情绪呼吸困难这事儿可得重视。通过及时发现、帮着平静、引导表达和教应对方法,咱能帮孩子更好处理情绪,减少情绪对身体的坏影响,让他们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长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