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13岁男孩叛逆如何开导

各位宝爸宝妈们!今天咱来唠唠《13岁男孩叛逆如何开导》这事儿。

我是心理咨询师郭利方,给大家分享点观察手记。凌晨两点,我在诊室的白炽灯下,瞅见13岁的小宇把校服反着穿,还用涂鸦把校徽给遮住了。他跟我说:“他们说我像颗坏掉的螺丝钉。”说话的时候,他手指在膝盖上敲出那种断断续续的节奏,就跟给沉默配背景音乐似的。这场景让我想起上周接诊的一个男孩,把书包扔鱼缸里了,结果捞课本的时候眼睛都红了。青春期的叛逆啊,真不是啥洪水猛兽,就是少年在成长的缝缝里找支点,走得那叫一个踉踉跄跄。

13岁男孩叛逆如何开导

接下来讲讲叛逆背后的三重密码。

第一个是“身份迷宫”。男孩身体突然长高,喉结跟没熟的果实似的鼓起来,他们就开始纠结“我是谁”了,简直就是陷入了“量子纠缠”。他们撕作业本,说不定就是想把“听话孩子”的标签给撕了;顶撞父母,可能是想试试自己有没有拒绝的权力。就像小宇说的:“我连游戏ID都得改三次,在现实里哪知道自己是谁啊!” 第二个是“情绪过山车”。皮质醇和睾酮素整出一场化学风暴,他们可能看着一片枯叶落下来就突然哭了,下一秒又对着摔门声贼兮兮地笑。这种矛盾反应,其实就是大脑前额叶皮层还没发育好的证据,就像没拧紧的水龙头,情绪说冒就冒。

第三个是“独立宣言”。男孩老把“别管我”挂嘴边,其实是想让人看见他们,是求救信号呢。就像那个把书包扔鱼缸的少年,后来红着眼圈说:“至少鱼不会嫌我笨。”他们需要的不是被收拾得服服帖帖,而是能在安全的范围里摔摔跤。

再说说打开他们心门的五把钥匙。

第一把是“对话的暗语”。别一开口就是“你应该”,试试说:“听说你最近在玩《原神》,能教教我咋过镜花水月不?”游戏术语就像破冰船,那些刺头少年一下子就打开话匣子了。上周我跟一个沉默三天的男孩聊《赛博朋克2077》的剧情,他主动就说起父母离异的伤心事儿了。

第二把是“情绪温度计”。准备点彩色便签,让他用红黄蓝标每天的心情。要是愤怒的红色便签变成紫色了,别着急问,就轻轻说一句:“今天你的心情调色盘比昨天多了种颜色呢。”这种非暴力沟通,比唠唠叨叨管用多了。

第三把是“信任的锚点”。每周留一段“不插电时光”,可以去钓鱼、骑车或者散散步。没了手机信号,真实情感就像藤蔓一样爬上心墙。有个老在课堂睡觉的男孩,我陪他骑车过了三个街区,他头一回说起父亲酗酒的那些晚上。

第四把是“规则的弹性”。别规定“晚上十点前必须回家”,要说:“咱来弄个安全方案,你想几点回家?超时了咋联系?”这种一起参与定的规矩,能让男孩在责任感和自由之间找到平衡,就像给盆栽修枝,适当管管反而长得好。

第五把是“镜像的力量”。他说“你们根本不懂”,你就说:“听起来你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,对不?”这么一反馈,他就觉得被理解了。就像小宇把校服反着穿,我问他“你是在用服装设计对抗无聊吗”,他一下就笑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
最后给父母们提个醒哈。别把叛逆当成敌人,它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。男孩把台灯摔碎了,别急着收拾,先蹲下问他:“需要我帮你找个更大的垃圾桶不?”这种黑色幽默式的共情,比骂他管用多了。要记住,每个叛逆的少年心里都住着个迷路的小王子,咱们不需要指南针,只需要陪着他在星空下迷迷路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13岁男孩叛逆如何开导
  • 七八岁的孩子叛逆该如何管教
  • 高一670还有希望吗
  • 原生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影响
  • 初二给孩子转学好不好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