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咱先到“情绪天气预报站”看看。第一招,用颜色标记情绪温度。你说焦虑是不是就像那刺眼的荧光粉,看着就让人难受;抑郁是不是像沉甸甸的铁灰色,压得人喘不过气。你可以在手机备忘录里画情绪色卡,真的是,你会发现它们就跟天气似的,自然更替。说不定上周五还是灰云密布,今天就变成清新的薄荷绿啦。第二招,建立“情绪值班表”。你每天允许自己有30分钟当“情绪皇帝”,你可以躲在被窝里痛痛快快地哭一场,或者对着墙壁发发呆,也能疯狂敲击键盘打字。但时间一到,就得换班了,就跟放学后必须离开教室一样,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儿。
然后咱再看看“身体解码器”。第三招,开发专属减压暗号。有的人嚼冰块的时候会突然就平静下来,有的人闻到柠檬香精就想起外婆的厨房。你得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镇定开关”,可以是转笔的那个节奏,也可以是耳机里某段旋律,甚至撕纸片时那“咔嚓咔嚓”的脆响都行。第四招,设计“五感急救包”。你可以在文具盒里藏颗薄荷糖,这是味觉;下载个白噪音APP,这是听觉;准备个触感粗糙的毛线球,这是触觉;收集不同颜色的便利贴,这是视觉;周末去公园闻闻泥土味,这是嗅觉。当焦虑像潮水一样涌过来的时候,你就启动你的感官盾牌,把它给挡回去。
再说说“思维蹦床训练”。第五招,给负面想法装“撤销键”。当“我注定考砸”这种念头冒出来的时候,你就立刻在心里按下Ctrl + Z。然后你试着问问自己:“这个想法有事实依据吗?要是这是朋友说的话,我会相信吗?”第六招,制作“可能性万花筒”。你在纸上画个树状图,把“考不上好大学”这个担忧拆分成无数种可能,像复读、选修其他专业、发展特长、来个gap year啥的。每个分支里都藏着一个新世界呢。
接着是“社交能量补给站”。第七招,发明“情绪暗语”。你和信任的朋友约定一些特殊手势,在走廊相遇的时候,竖起大拇指就代表“我很好”,握拳就代表“需要聊天”,摊手就代表“暂时别打扰”。这种默契可比长篇大论靠谱多了。第八招,组建“临时互助社”。三五个同学轮流当“烦恼树洞”,不过有个规则哈,听完别人的烦恼后必须说:“我也有过类似经历,当时我……”用具体的故事来代替那些空洞的安慰。
最后是“未来储蓄罐计划”。第九招,建造“五分钟快乐岛”。每天放学后你就强制自己做一件小事,像给绿萝浇浇水、临摹个动漫角色、用数学公式算算抛物线啥的。这些小小的成就会在你的记忆里变成一个个光点,最后连成未来的星光大道。第十招,设计“成长进度条”。你在手机壁纸上画个螺旋,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涂一格。当焦虑找上门来的时候,你看看这个不断上升的曲线,你就会发现自己正站在螺旋的最新一环呢。
其实啊,自我疗愈可不是一个人孤独的修行,而是和千万个“过去的自己”组队去探险。说不定某个深夜你突然就发现,原来在焦虑的暴风雨里也能看见彩虹。这可不是啥奇迹,这是你在无数个暂停时刻积攒的勇气在发光发热呢!大家赶紧试试这些方法,跟焦虑说拜拜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