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表扬的黄金三原则。第一,得具体化,就像拿个镜头咔咔捕捉细节。别老说“你真棒”这么笼统的话,得描述孩子付出的努力。比如说“你把玩具分类得整整齐齐,连小汽车方向盘都擦得锃亮,妈妈看出来你老认真了”。这么具体表扬,孩子就知道啥行为值得接着干。
第二,得聚焦过程,别老盯着结果。孩子拼完复杂拼图,别光说“你赢了”,可以说“你试了三种方法调整碎片位置,最后找到正确角度那劲,让爸爸感觉你跟侦探破案似的”。强调努力过程,更能培养孩子韧性。
第三,用“观察 + 感受”句式,传递真诚。像“我注意到你主动帮奶奶拿菜,奶奶笑得比夕阳还灿烂”。这么一说,既肯定孩子行为,还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行动对别人有啥影响,增强他内在价值感。
再说说常见的表扬陷阱和破解办法。一是“聪明”陷阱。孩子解出难题,别急着夸“你真聪明”,这会让孩子害怕失败。可以说“这道题得反复试错,你每试一次都离答案更近,这种坚持可比答案金贵多了”。
二是横向比较的伤害。别老说“为啥不能像小明一样主动写作业”,这会让孩子挫败。可以说“妈妈发现你这周比上周多写了三次作业,要是下周再加两次,进步就跟小树苗似的蹭蹭长”。
三是过度奖励的副作用。别老用“考满分就给你买新玩具”激励孩子,这可能让孩子只为奖励行动。可以说“你主动复习那专注样,让妈妈想起自己考试时候,这种状态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”。
不同场景咋应对呢?孩子比赛失败,别老说“你输了,但下次会更好”,可以说“虽然这次没拿名次,但你摔倒了立马爬起来接着跑,这勇气比奖牌都耀眼”。
孩子自己叠被子,别光说“真乖”,可以说“被子叠得像小山似的,让我想起你搭积木那耐心劲,原来你细心藏在每个旮旯里呢”。
孩子抱怨“我数学永远学不好”,可以说“暂时没找到适合你的方法,就像种子发芽得时间,咱一起试试画图解题咋样”。
除了语言,还有“隐形鼓励”呢。肢体语言可有力量了,一个专注眼神,轻轻搭在肩膀的手,比说一堆话都好使,能让孩子感觉被看见了。
把孩子画作贴冰箱上,家庭会议分享他们进步,这种仪式感比口头表扬管用多了。孩子打翻牛奶,别急着责备,蹲下来笑着说“看来牛奶今天想跳探戈,咱一起把它送回碗里”。
家长也得自我修炼。每天花 5 分钟记孩子三个闪光点,这样表扬能更准。孩子有时候需要的不是表扬,而是接纳。可以说“妈妈知道这事让你挺沮丧,咱先抱会儿,等心情好点再想办法”。
还可以给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摔跤的事,说“当时膝盖都破了,但第二天我又上车了,因为失败的滋味比放弃好受多了”。
总之,真正的鼓励不是单方面赞美,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索成长。家长用具体、温暖、有生命力的语言回应孩子,那些真诚瞬间就像星星,能在孩子心里连成银河!大家都赶紧试试这些方法呗!
最新评论